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是:

5个回答

  • 1、选A.

    A、有一种声音频率可以吸引鱼的到来.

    B、“鱼在水中游动时发出声响”,发出声响是通过空气传播给人耳听到的,(如果人在水中听到就能说明声音在水中传播,但题目没有说明).“发出声响”不能证明声音在水中传播了.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声音,这可以是水的表面上的声音,不用经过水也能听到的,所以不能用这个来证明液体传声.

    D、惊涛拍岸发出轰鸣声,是水和岸边的石壁等击打发出的声音,不经过水的传播而在空气中可以听到.

    2、选A.

    A、向水壶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水击打在水壶上,水壶振动而产生的.这个声音在水壶内和回音重叠,所以一般听着动静很大.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是基本定义.

    C、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不是声音的介质,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渔民人们用“电子发声器”播放鱼爱听的声音,大大地提高了捕鱼产量.

    3、敲击大钟时,余音未止.这是由于大钟还在振动.因为振动才发声,振动停止了,就会停止发声.但停止发声,不一定就没了声音.因为,这时大钟发出的声音的回音(在物体表面部分反射)还在空气中振荡,所以“余音未止”.这里的“余音”可以是敲打之后的“余振动”,也可以是钟发出的声音的回音没有消失.效果上来讲是这样,可是大钟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发声物体,制作上使它撞击之后还振动着,振动逐渐变小,声音也逐渐消失.在空旷的地方也是这样,所以一般指大钟的振动使声音存在.

    4、敲动盆子,会看到泡沫塑料屑在抖动.因为盆子的振动发声使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这个振动力量很小,但足于使绷紧薄橡皮膜“感应”到,薄橡皮膜振动,也就使泡沫塑料屑一起抖动.(使用泡沫塑料屑是为了现象明显)

    5、演员停止唱歌后,声音不马上消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回音的作用,使最后发出的声音还在空气中振荡.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声源和听众的距离太远产生的影响,比如在300米之外,声音传过来还要差不多一秒钟.离越远的地方,声音越滞后.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这是对的,但传播需要时间,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不一定就停止了.回音、距离等因素影响声音是不是马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