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题目

3个回答

  •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