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课外名著阅读

1个回答

  • 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而课外名著数量浩大,种类繁杂,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以身作则,设法激趣.阅读课前,我自己先找几本名著来读.阅读课上,我就对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名著的经历或感受,更多的时候是讲故事.学生对情节曲折、悬疑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期待,而我在故事情节紧要处往往打住不讲.学生心中充满了对故事未知情节的渴望,就自己去翻名著寻找答案.这样,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就被激发起来了.学生自己读完后,又常常向同学复述,由于各个学生理解的不同,甚至还为某个情节的设置、某个人物的行为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无疑加深了他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和同学分享名著感受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提供平台.我通过向学校申请,在班级讲台的里侧放置了一个书橱,设立了“图书角”.每名同学按照自愿的原则捐出2-3本名著.这样,全班就有了100多本名著.而这些名著也就成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资源. 三、侧重经典、指导“读”书.即适当指导读书方法.经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泛读 .即尽量将“图书角”的书籍粗读一遍,了解大概.(2)通读 .即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3)速读.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4)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删去]先是指导学生“读什么”.针对当今图书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现状,我要求学生先选书,即找什么样的书来读.只向学生推荐《红楼梦》、《西游记》、《童年》、《鲁宾孙漂流记》等新课标要求的经典名著.当看到学生在读什么玄幻小说、网络小说时,不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大谈特谈经典名著的好处,增强经典名著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学生总是善于模仿和充满好奇的,他们被老师的谈论所吸引,于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名著阅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班里的学生已几乎对当今流行的玄幻小说、鬼怪小说没什么兴趣了,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名著阅读上.班内形成了一种热读名著、崇尚经典的风气. 再就是指导学生“怎样读”.读书方法很多.针对名著的特点和内容的不同,建议学生自行选择读书方法.按照个人的兴趣先“选读”,即选定内容;接着“泛读”,了解大概;随后“通读”,加深情节印象、感知人物形象;对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书再继续“跳读”、“精读”等. 四、做好笔记、积累材料.当学生遇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名著时,要求学生必须做课外阅读笔记.[指导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精读一两本书,并做阅读笔记.删掉]学生通过精读、做笔记,既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又为自己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的自己的文学修养,一举多得.对学生做的阅读笔记我不定时点评,对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笔记在全班内展评,还常常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台”上展览学生的读书心得、读书感悟等,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就这样,我班的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都在10本以上,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了他们的文学视野,同事也培养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