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如何判断名词的活用?

1个回答

  • 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驴不胜怒,蹄之.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

    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例如:秦师遂东.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

    ⒊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孟尝君客我.

    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⒋ 名词直接做状语

    ⑴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⑵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 的方式:当面.

    ⑶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

    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⑷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孤帆一片日边来.

    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⑸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良庖岁更刀.

    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 的性质:每年.

    ⑹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⑺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

    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 ,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