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过哪些测量知识,做过哪些有关测量的实验

3个回答

  • 《测量》这一单元的知识要说还真算是少的: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并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对于孩子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能体会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

    1千米: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5圈就是1000米,即1千米.

    1米:张开孩子的双臂,把双手掌心相对,两个掌心之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

    1分米:从手腕靠上的横纹到中指的第二节关节下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在尺子上也就是10厘米.

    1厘米:1个中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1毫米:1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从米到毫米,我喜欢让孩子用身体来表示,我告诉孩子这就是你随身携带的度量长度的单位.这样是为了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便于孩子理解.(叙述的时候挺麻烦,但是让孩子们在比的时候很好操作的.)

    2、 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在课堂上,我交给了孩子“五指记忆法”来记住每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千米”这个单位最大,就用大拇指表示,依次就是米(食指),分米(中指),厘米(无名指),毫米(小拇指).

    大拇指和食指离得最远,所以千米和米的进率最大是1000;其他的相邻的两个手指的远近都比较小,所以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果,每隔一个手指,进率就要在10的后面填上一个0,变成了100.如果隔两个手指,再添上一个0,也就是1000.所以:

    1千米=1000米(读音很相似,区别就是停顿的地方不一样)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练习题:

    (1)3km=( )m 7dm=( )cm

    500mm=( )cm 8dm=( )mm

    (2)填>、<和=.

    6cm( )60mm 20cm( )2dm

    比较时,先看单位:单位相同,直接比数的大小即可;单位不同,先吃“统一面”----先统一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化小,根据进率在数的后面直接添0就可以了.例如:6cm( )60mm,把6cm变成( )㎜为单位,因为进率是10 ,直接就在6的后面添上一个0,即60㎜,所以6cm( = )60mm

    3、 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难点)

    例如:一根香蕉长约25( ) 小红身高约137( )

    李叔叔每时骑自行车约行18( ) 眼镜片厚约2( )

    “千米”这个单位更抽象,孩子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领着孩子具体的感受1千米的长度.例如:用走一走的方法数一数大约走了多少步,1千米是从自己家大约到哪个位置的长度;再告诉孩子在表示较远的距离的时候用“千米”作单位,并且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每时的速度,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4、 能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测量物体长度前,都可以先让孩子进行一下估测.在估测的时候,孩子“随身携带的小尺子----两臂距离(1米)、一小拃(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度(1厘米)”都会派上用场的.测量的时候,最容易判断测量方法的就是用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不够整厘米数的,根据要求用毫米或几厘米几毫米表示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