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打开开关K,观察到锌片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其反应实质是锌和酸发生置换反应;

    (2)关闭开关K,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3)原电池能加快金属腐蚀.

    (1)打开开关K,观察到锌片溶解,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和酸发生置换反应、铜不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答案为:Zn+2H+═=Zn2++H2↑;

    (2)关闭开关K,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3.36L

    22.4L/mol×2=0.3mol,故答案为:0.3mol;

    (3)关闭开关K,如果锌极和铜极都产生气泡,说明铜和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和锌中某些物质及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所以锌中含有杂质;

    原电池能加快负极金属的腐蚀速率,所以如果使用纯锌,其他条件相同,打开K和关闭K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关闭K时产生气泡较快,

    故答案为:锌片不纯,含杂质的锌片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关闭K时产生气泡较快.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考点点评: 本题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原电池原理,根据两个对比实验确定原电池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原电池中电池反应和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相同,为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