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登市三模)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分析图解:图中A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表示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C表示脱分化,D表示愈伤组织,E表示再分化.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转化:目的基因插人Ti质粒的T-DNA上 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要把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首先必须用Ca2+感受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重组质粒和感受细胞态;然后将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侵染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后,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必须通过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再生植株,该过程需要要经过[C]脱分化和[E]再分化.如要确保再生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可在C脱分化过程的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进行筛选.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故答案为:

    (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限制酶DNA连接酶

    (3)Ca2+感受重组质粒和感受细胞

    (4)脱分化再分化 卡那霉素

    (5)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上 DNA分子杂交技术

    点评:

    本题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以及操作工具;明确农杆菌转化法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并能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