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G、和H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它们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具有如下性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X、Y、Z、W、G、和H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说明它们为1-18号元素组成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氮的氧化物、氧气、氟气、硫的氧化物等气体,

    ①X、Y、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X、Y、G均为酸性气体,H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氨气,Z、W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为中性气体;

    ②X和H相遇产生白烟,说明X为HCl与H为NH3

    ③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Y为二氧化硫;

    ④Z和W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红棕色为二氧化氮,说明Z和W分别为NO和O2

    ⑤G在W中燃烧可以产生Y和H2O,说明G为H2S,W为O2

    据此分析结合各选项进行解答.

    (1)H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H为氨气;实验室制氨气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在加热,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

    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

    (2)W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为中性气体,Z和W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红棕色为二氧化氮,所以Z和W分别为NO和O2,2NO+O2═2NO2

    故答案为:NO;O2

    (3)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Y为二氧化硫,G在W中燃烧可以产生Y和H2O,W为O2,说明G含有H、S两种元素,G为H2S,)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点燃

    .

    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3O2

    点燃

    .

    2SO2+2H2O;

    (4)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因此用该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常含有杂质水蒸气,浓H2SO4能除去水蒸气但不能和二氧化硫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所以a→d,氧化硫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从长导管C进入d→e→c;二氧化硫有毒,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防止造成污染,多余的尾气排出用E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发生SO2+2NaOH=H2O+Na2SO3,气体从短导管f进入,D可以防止倒吸b→f,

    故答案为:d、e、c、b;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点评:

    本题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侧重考查了二氧化硫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掌握相关气体的性质和二氧化硫制取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