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H、C、O、Na、Fe、Cl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1个回答

  • (1)①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 2

    ②厨房中常备,可用作调味剂的是氯化钠,其化学式是NaCl;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 4

    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是Fe 2O 3

    故答案为:(1)①CO 2;②NaCl;③CH 4;④Fe 2O 3

    (2)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每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故A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A正确;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B不正确;

    C、图中四种分子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而其余两个分子构成不同,图中共有三种分子,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C不正确;

    D、图中四个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化合物的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3)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原子序数是53,因此核电荷数是53,故说法正确;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碘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说法错误;

    C、由汉语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说法正确.

    故选B;

    (4)A、根据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乙的溶解度减小,说法正确;

    B、根据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 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因此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溶解10g,可得60g溶液,故说法错误;

    C、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t 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说法正确;

    D、t 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所以该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是甲大于乙;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大,但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到t 1℃甲仍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温度从t 2℃降温到t 1℃时乙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t 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得出该温度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故说法正确.

    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