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怎样形成的、死海是怎样形成的?、

1个回答

  •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

    地质学上把高原崛起这段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高原地区的强烈隆起是从距今340万年前后开始的,此后的时间里高原上升了大约3000米左右,形成当之无愧的“世界屋脊”.希夏邦马峰北坡的高山栎化石出现在海拔5700-5900米,而现在高山栎却只生长在海拔2500-3100米 的地方.此为佐证.

    青藏高原抬升过程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上升都使高原地貌形态得以演进.

    高原第一次上升,发生在距今340万年~170万年,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从1000米左右上升到2000米以上,此时高原已经形成,这次上升运动被称为“青藏运动”.

    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发生在110万年~60万年左右,高原面在80~60万年平均高度达到3000~2500米左右,高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原上山地全面进入冰冻圈.高原的新旧断裂活动活跃,高山深谷地貌形成并发展.环流形势被打乱,气候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地域差异性明显增大.

    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距今15万年左右,这段时间,高原的平均高度已达到4000米以上,一些高山超过了6000米,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前),高原继续抬升,形成了今天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4700米.高原的强烈降升,给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以深刻的影响,高原的动力作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

    死海的地势低洼,是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湖面为 -392米.这样低洼的地形形成内流区,而且这个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流入的河水蒸发,浓缩了流入的盐分,形成了高浓度的盐湖.

    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高,据称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那么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但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

    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

    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美国生物学家梅纳切姆·肖哈姆,和几位以色列学者一起,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盐细菌”的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元,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盐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逗留在溶液里,这样,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参加这项研究的几位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类似氨基酸的程序,有朝一日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可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因此这种工艺可望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