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莱芜)在进行热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

    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

    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2)根据实验现象及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结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进行解答.

    (3)从发生的物理过程结合内能的改变方法来分析瓶内空气内能的改变.

    首先要明确白雾的状态,然后再分析其形成原因.

    (1)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

    从表格中可见,温度在第3分钟达到99℃后保持不变,即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99℃即水的沸点,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a;99.

    (2)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分子间有引力

    (3)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气体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做功;液化.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噪声及来源;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

    考点点评: (1)对于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不要机械记忆,要理解之后再去记忆,沸腾前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气泡变小,沸腾时水汽化,气泡变大.

    (2)本题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应用.

    (3)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