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萤火虫的诗,古今中外皆可,要全文,不是诗句哦

1个回答

  • ◎咏萤——萧绎(南朝)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诗的前两句说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后六句赞颂萤火虫的光彩.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个生动的比喻,把萤火虫的异常光彩鲜明地凸现出来.后两句托物寓意,运用拟人手法,以萤火虫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出微薄的力量.

    ◎咏萤——虞世(南唐)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诗的前两句,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后两句议论,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诗人虽然没有揭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咏萤火——李白(唐)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该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一、二两句以务实的笔法赞美萤火虫,突出萤火虫的整体视觉形象:既是雨打不灭的灯,又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的光亮.三、四两句展开想象,以务虚的笔法为萤火虫定位: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玩萤火——韦应物(唐)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秋夜赏玩萤火虫的情景.诗虽纤巧,却以清新的笔调、晓畅的语言写出了萤火虫形体微小,发光细弱的弱点.三、四两句对萤火虫在月下竹林飞来飞去的情景,刻画得尤为形象.

    ◎秋夕——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轻罗小扇扑流萤”,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的.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藉此驱赶包围着她的阴冷与索寞.

    此外,还有一些

    ◎咏萤——周繇(唐)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却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咏萤——罗邺(唐)

    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

    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牖前照绿苔.

    ◎咏萤——陈格(唐)

    翩翩飞蛾扑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光照相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早秋——许浑(唐)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萤火——杜甫(唐)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咏萤---彦谦(唐)

    日下芜城苍莽中,湿萤撩乱起花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

    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 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萤---刘筠(宋)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

    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紫桂风微急,红兰露浮.

    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萤火——赵蕃(宋)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帏静,能添列宿稀.

    当风方自表,带雨乎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咏萤——叶大叔(明)

    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

    伴读来书舍,窥眠入翠帏;黄花秋老后,未识汝何归.

    ◎咏萤——僧德祥(明)

    含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

    白发嫌催节,青灯妒入帏;老僧无世相,容得绕禅衣.

    白话诗的祖师爷胡适,写过一首题为《湖上》的诗: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当代著名诗人吴奔星,《萤火虫》的诗:

    萤火虫,活灯笼

    越是墨黑,越要冲锋

    不做天上的慧星

    要做人间的长明灯

    穿透漆黑的长夜

    照着少儿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