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不要抄袭

2个回答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5年级: 科目: 语文 2004年 9 月 日

    课 题 10、只有一个地球

    课 型 新授课 教法 启发与讨论 课时 2

    标 认知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 具 录音机、地球仪

    教 学

    体 会 此文知识性较强,指导学生多查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双边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知识.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范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文章.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音不易读准,教师要重点指导,使学生准确掌握生字的读音

    3、解释词语.

    天际、遨游、映入眼帘、晶莹透亮、纹痕、摇篮、和蔼可亲、璀璨、慷慨、滥用、枯竭、目睹.

    (四)理清文章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地球的?

    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3.订正:

    第一段(1、2):讲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第二段(3、4):讲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到人类的破坏.

    第三段(5、7):讲在宇宙之中,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是地球.

    第四段(8、9):讲宇航员的感叹,呼吁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五)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学生读课文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

    (板书:美丽而又渺小)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2、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地球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

    (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不加节制地开采.结果: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结果: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

    (节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不加节制就是没有限制,没有计划地随意进行.)

    出示小黑板,解决思考练习的第2题.

    指名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再举个具体例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三)讲读第三段.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这部分用什么告诉人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

    (不能移民)

    教师引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讲读第四段.

    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板书: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

    (因果关系.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数据,一层一层地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这么一个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护,那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的重任.

    (六)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3题.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举例:

    渺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贡献: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一副好的身体,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而又渺小

    “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自然资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