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误差原因分析

1个回答

  • 误差分析本来就比较麻烦:

    1、点燃红磷后未立即塞紧瓶塞,则测得结果大于五分之一:

    首先要清楚这个误差造成是瞬间的,“点燃红磷后未立即塞紧瓶塞”,这个瞬间过程中可以发生什么?就是磷燃烧使空气瞬间受热膨胀,一部分瓶内原有的V mL空气跑掉了一点,.但之后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系统间完成的,剩余的空气中当然按1/5燃烧掉.但是无论是空气自己冷却还是打开止水夹后水对其的冷却,剩下的4/5V mL空气 要恢复到常压下时,体积会缩小,即除了注入1/5V mL的水来补足燃烧掉的氧气的体积,还要一点水来补足剩下的氮气冷缩的体积.综上,测得结果大于五分之一.

    2、实验过程中未夹止水夹或止水夹未夹紧,则测得结果大于五分之一:

    虽然这个误差是持续性的,但是,原理还是和上面一样,也是由于空气膨胀.止水夹漏气,而磷燃烧已经是在持续放热了,集气瓶内的空气持续膨胀,通过止水夹,从导管口漏出.而导管口是液封的,其他只能出不能进.这样就造成了和上一情况相同的先膨胀后冷却造成的大于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情况可能的误差更大些.

    3、装置气密性差则测得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我觉得LZ的介绍不太合理,因为空气膨胀应该是造成的是结果大于1/5):

    虽然这个误差也是持续性的,但也有别于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在空气膨胀后是无法再补充道集气瓶里的,而这个可以.首先,受热膨胀是有气体溢出,但由于燃烧是瓶内气压降低,外界的空气会补充进来,直到磷燃烧完.补充进来的空气中,氧气还是要燃烧完,但是氮气却在瓶内积累,所以,漏气时比不漏气时是瓶内的氮气含量增加,最后注入的水就少了,即结果小于五分之一.

    毕竟这是初中的实验,我有点记不清了.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希望对LZ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