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怎么停顿?停一处

3个回答

  • 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于自己

    狙就是猴子,这是一整句,如果非要停顿,那就是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减少家里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粮食)不够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担心猴子们将不驯服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满足吗?"猴子们都高兴地拜倒在地上.

    【寓意】:

    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还比喻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