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20课课文

5个回答

  • 学会看病

    作者:毕淑敏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个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国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他挣开我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一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