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惠城区模拟)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溶质、溶液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通用方法是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改变温度要依据溶解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3)③④形成的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意味着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1)根据表格分析①②中的溶质都全部溶解,③中的溶质只溶解了3.6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因此④中在相等的水中加入5g溶质也只能最多溶解3.6g,故溶液的质量为13.6g;

    (2)欲使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氯化钠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可以不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故答案为:加氯化钠(或蒸发溶剂 );

    (3)③④中形成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意味着相等的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故答案为:(1)13.6(2)加氯化钠(或蒸发溶剂 )(3)④

    点评:

    本题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质的定义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时要紧紧围绕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