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电子对和电子对有什么区别?请速回答!它们可以看成同种化学键吗?

4个回答

  • 我来回答,质子理论

    Bronsted J N和Lowry T M提出,凡是能放出质子的物质为酸,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为碱,酸放出枝子后即形成该酸的共轭碱,同样,所有的碱也有着共轭酸.

    A — H+ → B + H+

    根据质子论的定义,酸的强度就是它给出质子的倾向的大小,碱的强度就是它接受质子的倾向的大小,因此,一个酸越是强,它的共轭碱越是弱,不同强度的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酸碱反应是酸中的质子转移给碱,反应方向是质子从弱碱转移到强碱.

    电子理论

    1924年,几乎在质子理论提出的同时,Lewis G N从化学键理论出发提出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考虑的酸碱理论,它以接受或放出电子对作为判别标准,定义酸是能接受电子对的位置,而碱是能放出电子对的物质.因此,酸和碱又可以分别称之为电子对受体和供体.酸碱反应实际上是形成配位键的过程,生产酸碱加合物.或者说Lewis碱是亲核试剂.

    A + B :→B — A

    质子论和电子论的区别(B酸和L酸的区别):

    质子论和电子论所定义有异同之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和碱作用,与指示剂的颜色反应效果也相同,在某些反应中有相似的催化作用.但是当反应中涉及到质子的传递转移时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也不能互换.有时候二者合用时产生的催化效果更为明显.可是质子酸与碱作用后生产盐,Lewis酸与碱反应后生产的是络合物或加成产物;Lewis酸的立体体积要比质子大得多,在许多场合下会显示出立体效应,而质子却很少反映出立体效应.

    大多数的酸催化反应是在B酸位上进行,单独的L酸位不显活性,存在协同效应.19066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