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31年测定烃类化合物(只含C、H两种元素)组成的装置.瓷盘内的烃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气化后用纯O2

1个回答

  • 1.碱石灰会同时把水和CO2都吸收了,从而吸收管Ⅱ吸收前后质量不变.吸收CO2的要么用碱溶液,要么用固态碱.如果用碱溶液,就会多出水到后面,从而无法通过吸收管Ⅱ的质量变化了解原烃类化合物中H原子的量;而固态碱也都会对水有强烈的吸收能力,因此会把水和CO2都吸收了,导致吸收管Ⅱ吸收前后质量不变,也无法测量.

    2.注意题目中“瓷盘内的烃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气化”一句.某些烃(烯烃、炔烃)比较活跃,会在加热的情况下与CuO和氧气反应生成含氧的有机物(酸、醛、醇、酮等),这些东西在浓硫酸的面前会脱水炭化,留在吸收管Ⅰ中,大大影响吸收管Ⅰ的质量变化,使得测得的H原子的量高于实际.也就是说,不用浓硫酸是因为它的吸水(脱水)能力太强了,需要用个比较软的非碱性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用无水氯化钙.

    3.CuO作用是把裂解的H2 变成水蒸汽,把不完全氧化的CO变成CO2,从而根据两个吸收管的质量变化获得该烃类化合物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