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改字的士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

  • 荆公改字

    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①家藏其草②.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③圈去而改为“入”.旋④改为“满”.凡⑤如是⑥十许⑦字,始⑧定为“绿”.(选自《容斋续笔》卷八)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州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过”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①士人:读书人

    ②草:草稿,非正式的文稿(这里指初稿,底稿)

    ③复:再

    ④旋:又

    ⑤凡:总共

    ⑥如是:像这样

    ⑦许: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

    ⑧始:才

    ⑨吴中:地名,指苏州一带.

    初用到、过、入三字,着眼于时令的变化,体现出了江南回春;待用满字,着眼于春深似海,体现出春意正浓;最后定用绿字,着眼于春的伟大生命力.春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绿了.一个绿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可见诗人在艺术手法上,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这种注重垂炼字句,认真写作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