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国外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勤杂工。华罗庚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但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生残疾。

    华罗庚一瘸一拐地又去上班了。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对华罗庚来说, 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像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上的运算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功夫的有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 ruì)智识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岁的华罗庚带着微笑欣慰地离开了他追求了一生的数学事业。他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1)“得意门生”的意思是 ,在短文中指的是 。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缩句。

    (3)华罗庚为什么能成功?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