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于不停询问800字作文

1个回答

  • 现在有人提倡发问的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多提问,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要注意的是仅仅只会提问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老师怎样解答学生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向老师提问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寻求答案,这样就会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形成一个信念,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使学生养成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如果笼统地提倡发问的精神,就势必会导致学生不管什么问题拿过来就问,形成浅层次的表象的学习心态.这样只能算是爱提问,算不上是善于提问.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不了.试想,课堂上有许多一看就会的问题,一想就通的道理,要都被学生提出来问的话,无疑会浪费大家的时间.一个班几十个同学,每人提一个问题,恐怕这堂课也回答不了,那儿还有时间去正常授课.所以,学生有了问题,老师不要急于给个答案,一定要让学生多想想.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让他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实在想不出来的再提问.只有这样,提问题才有意义,才能叫善于提问.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两类学生:一类学生课堂表现活跃,提出的问题多,但质量不高,缺乏独创见解.另一类学生课堂表面上不爱提出问题 ,但一旦提出 问题就与众不同,有独创性.老师往往不加思考地批评那些不爱发问的学生,其实细细的琢磨一下,好象有点不对劲.不爱提问的学生成绩还不错,喜欢提问的学生成绩却一般.为什么呢?其实好学生的成绩成绩所以好,跟这些同学平时喜欢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有关,很多问题在别人看来是问题 ,但经过这些同学反复的思考,最终都给解决了,也就不成为问题了.有些善于思考的同学,对于一个问题,明天再想,有的甚至一个问题 要同等到半年后才晃然大悟.正因为他们善于思考,所以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常提问的原因.我们应该提倡的是这样的发问,就是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再问,而不是随便的问.而反观有些爱提问的学生,他们常常是一有问题就问,把问题抛给别人,自己坐那儿等答案.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就问别人,问不着就抄,抄不着就乱答一气.反正答错了有老师改.而善于思考的学生决不会轻易把一个未加思考的答案写上去的.由此可见,一有问题就问,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上的赖汉

    因此,我们既要提倡学生提问,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