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宝坻区二模)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伸进C、E中的导管应接近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为了排出瓶内的空气;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气球胀大,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伸进C、E中的导管应接近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为了排出瓶内的空气,故答案为:排出瓶内的空气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或二氧化碳;2H2O2

    MnO2

    .

    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e→d→h;

    (5)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气球胀大,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气球胀大;2NaOH+CO2═Na2CO3+H2O.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