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替”有哪些意思?

2个回答

  • 〈动〉

    1.(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 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2.同本义 [discard]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3.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4.停止 [stop]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5.又如:替手(停手)

    6.消亡,泯灭 [die out]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7.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8.衰微;衰落 [decline]

    风颓化替.——房玄龄《晋书》

    9.又如:兴替(兴盛与衰亡)

    10.代替[take the place of;substitute]

    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11.又如:我替他去;替力(代为出力);替当(顶替充当);替归(轮替而归);替天行道(代行上天的意旨);替罪(代人受过);替下来;替我一下

    12.衰亡[fall].

    13.如:朝代兴替

    14.松弛;怠惰 [lax]

    于是乎下陵上替.——《左传》

    15.又如:替懈(替解;懈怠)

    〈名〉

    1.替身,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 [a double].

    2.如:替僧(明朝,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替头(替身)

    3.通“屉”.抽屉 [drawer]

    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则引替睹尸.——《南史·宋·孝武殷淑传》

    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替小箱.——《警世通言》

    〈介〉

    1.为;给 [for;on behalf of].

    2.如:替人受罪;替我去商店买东西

    3.同,和 [and]

    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一般哩.——《西游记》

    〈量〉

    1.次、批、起.

    2.如:一替两替(一次两次);替另(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