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泰州二模)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G为氢元素;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Q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Q为碳元素;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元素;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T为+1价、R为-2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T为Na元素、R为氧元素;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则Y为S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则Z为Ni元素,据此解答.

    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G为氢元素;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Q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Q为碳元素;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元素;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T为+1价、R为-2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T为Na元素、R为氧元素;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则Y为S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则Z为Ni元素,

    (1)Z为N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2)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Mg原子3s能级容纳两个电子,处于全满稳定状态,电子能量降低,第一电离能高于Al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a<Al<Mg,

    故答案为:Na<Al<Mg;

    (3)CO2分子中碳原子成2个C=O双键,没有孤电子对,故碳原子采取sp杂化,CO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N2O(或CS2等),

    故答案为:sp;N2O(或CS2等);

    (4)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有两种,其中一种易溶于水,该物质为乙醇,由于乙醇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

    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四氯化硅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四氯化硅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5)利用均摊法确定Q原子个数,每个X原子被两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含有一个Q原子,所以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2个,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一电离能、杂化理论、等电子体、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计算等,题目较为综合,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