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的古今差异

1个回答

  •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组成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三遍”“打三下”.

    而古代汉语中则不是这样,其方法是:

    1.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①不用动量词,②数词的位置在动词之前.如: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转·文公十六年》)

    七遇:遭遇七次

    子墨子九拒之.(《墨子·公输》)

    九拒:抵抗了九次

    2.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如: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纯手打,望楼主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