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分析图一:a点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植物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达到光饱和点.

    分析图二:图二表示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曲线.

    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1)a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此点表示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c点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T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e点的光照强度大于d点,光反应速率较快,合成的ATP、[H]多,因而还原的C3 多,所以e点的C3含量低.

    (2)当温度由25℃调节到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小,而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大,所以代表呼吸作用强度的a点要下移,同时光补偿点变大,b点要向右移,净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所以c点要下移.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脱氢,分解成丙酮酸.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黄酶途径为主(对温度不敏感的途径)进行有氧呼吸.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甲植物,因为甲植物属于阳生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高,在晴转阴瞬间,光反应降低,产生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减弱,生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所以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减少.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12+4=16,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8+2=10,所以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小麦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16-10=6.

    故答案为:

    (1)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的移动 低 高

    (2)a点下移,b点右移,c点下(左下)移

    (3)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黄酶

    (4)甲植物 减少 6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影响因素,该题为典型的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找准各点的含义,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然后再从图中读出净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进行相关计算,有一定难度.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