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课中如何处理河流地貌与河段的关系?

1个回答

  • 如果是高中地理的话,大致的只需要这么几点:

    (1)上中游河段,河流一般发源于山区,地表起伏大,河水的流水侵蚀作用以向下为主,形成峡谷或者“V”形谷.

    (2)中下游河段,河流多流经平原地区,河水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所以河道展宽,多为“U”形.由于地形平坦,河水流速降低,堆积作用为主,所以常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在河流流出山区的地方,往往会形成冲积扇(或者洪积扇).

    (4)平原河段,如果其上游方向水土流失严重的话,还会有河道高于地表的现象,即形成地上河.也会改变当地的地貌状况.

    上述(1)和(2)中均有中游,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