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杭县模拟)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氧气的密度选择收集装置;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3)①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的;

    ②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助燃,氧气具有助燃性,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逐渐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③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还能节约药品.

    (1)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3)①检验E的气密性的方法是: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锥形瓶,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根据实验现象:小勤实验时发现F中的蜡烛熄灭,说明他选用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小华在实验时发现F中的蜡烛燃烧的更旺.说明他使用的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了氧气,蜡烛燃烧放热,使G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小华实验时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图2所示的装置替代E进行实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入液体药品的漏斗不同,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还能节约药品;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

    (2)A、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3)①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锥形瓶,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小勤;蜡烛燃烧放热,使G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节约药品;可控制反应速率.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取及物质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等,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