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的光照图,回答:(1)此图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经度是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断,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区时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太阳直射经线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地方时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C点的区时;根据A点所在纬度夜弧长度判断夜长;N点位于北极点,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区时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太阳直射经线为90°E;该点的区时是12时.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90°-(28°-23°26′)=85°26′;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90°-(90°-23°26′)=23°26′.

    (4)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A、B、C三地的昼长状况,从长到短依次排列是ABC.

    (5)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是BAC.

    (6)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地方时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C点比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早4小时,C点的区时为10点;根据A点所在纬度夜弧长度为4格,每格为2小时,夜长为8小时;N点位于北极点,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夜长为0小时.

    故答案为:

    (1)6月22日

    (2)23°26′N 90°E 12时

    (3)85°26′23°26′

    (4)ABC

    (5)BAC

    (6)108小时 0小时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