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非洲大陆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南北对称分布.

    (2)由A-B-C-D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3)甲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变化大,乙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4)1是本格拉寒流,2是莫桑比克暖流.

    (5)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终年处于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产生了大量地形雨.

    (6)乙地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降水少.

    (1)A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带,B是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带,C是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热带荒漠带,D是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由A-B-C-D,这种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条件.

    (3)从右侧气温将水柱状图可以读出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7、8、9月多,12、1、2月少;乙地全年降水均匀.

    (4)1是本格拉寒流 流向是向北(由高纬向低纬流) 2是莫桑比克暖流 向南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5)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终年处于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产生了大量地形雨,水热条件好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丙地的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6)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故答案为:(1)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热量.

    (3)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7、8、9月多,12、1、2月少;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的差异.(4)1是本格拉寒流 流向是向北(由高纬向低纬流) 2是莫桑比克暖流 向南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5)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终年处于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产生了大量地形雨,水热条件好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丙地的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6)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考点点评: 以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和气候资料图为载体综合考查非洲的地形、气候、洋流、自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