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模拟)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在农田里是随机分布的,符合图中的B类型,A属于均匀分布,C属于集群分布.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用的方向,实现的能量利用率的提高.

    (5)害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起了定向选择的作用,使种群中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效果很好,而且不污染环境.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循环利用

    (2)能量利用率的提高

    (3)定向选择 抗药性害虫的数量 信息传递、转基因作物、引入天敌等角度都可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农业工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农业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