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 古文要有原文,译文,字的解释和道理

1个回答

  • 原文: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译文:

    宋国有个求学的人,(求学)三年后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学习了三年,(现在)回到家却直呼我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她的儿子说:“我所认为是圣贤的人,没有超过尧、舜的,尧、舜是名字;我所认为大的东西,没有大过天地的,可是对天地也直呼它们的名字.如今母亲你贤不会超过尧、舜,母亲你大不可能超过天地,所以就呼母亲的名字.”他的母亲说:“你所学的,准备全部按照实行吗?希望你有可能改掉的就是直呼母亲的名字;你所学的,会有不实行的吗?希望你姑且把直呼母亲名字的事延缓实行.”

    而:却

    贤:圣贤.

    是以:因此

    之:结构助词,无义

    道理:

    本文讽刺了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