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声的知识梳理和习题

1个回答

  • 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有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习题:放在鼓面上的玉米粒在敲击鼓面后为什么会弹起?

    2.声源: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必须动过一定的物质(如空气)才能传播出去.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习题: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即使离得很近也要用无线电交流?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因为声音在其中经多次反射能量消耗)

    习题:电影院的墙壁为什么会有很多孔?(题的大致意思是这个)

    5.回声一定产生,但人耳不一定能听见.

    6.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或更多,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反之便不能区分,从而使原声加强

    习题:一个人向对面的山高喊,他至少距离山多远才能够听到回声?

    S=vt=340m/s×0.1s(参照知识点)=34m

    S'=S/2=34m×1/2=14m

    7.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8.空气传导:发声体振动(发声)→介质(空气)→骨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骨传导:发声体振动(发声)→介质→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习题:贝多芬为什么在双耳失聪后还能创作出许多巨作?

    答:骨传导(大致思路)

    9.声音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影响

    10.一般情况下(注意!),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习题:古代打仗为什么士兵要枕着XX(一个固体我不记得叫什么了= =)睡觉?

    11.敲击水管(装有水),水管另一端听到3声:①水管②水③空气

    敲击钢管(空),水管另一端听到2声:①钢管②空气

    (两种情况前提都是:管子足够长)

    12.固体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比气体好

    13.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音色

    14.物理学角度: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噪声:物体作不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15.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这个物理量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16.音调是由发生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频率低音调就低

    17.音调的高低跟发生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

    对于弦乐器:琴弦越长(粗、松)音调越低,琴弦越短(细、紧)音调越低

    对于管乐器: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8.响度跟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和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习题:听诊器原理:防止声音扩散,增大响度

    19.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手法)等因素造成的

    习题:闻其声知其人为什么?

    20.噪声的大小可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5~40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70dB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21.防止噪声方法: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22.一般只有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高于20000Hz的声波成为超声波

    23.回声定位:超声波容易被汇聚成一束定向发射,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

    习题:声呐原理

    24.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差不多我记在书上的就是这么多了,习题方面可能没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