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蜡烛蓝色的内焰反而比黄色的外焰温度低?

1个回答

  • 火焰的热会先将固态的蜡熔解成液态,而液态的蜡会由毛吸现象沿著烛芯上升,再经火焰加热变成气态,我们所看到的烛火,其实就是燃烧的气态蜡.加上蜡烛火焰外部与氧气接触充分使化学反应完全,放的热自然就多,温度也就越高,而火焰内部氧气不足.

    开尔文理论是指的色温,这个比较复杂,色温是指的并不是实际色彩或者光的温度,而是光源光色的尺度.开尔文理论中说到“黑体”散发出这种光时的温度就是这种光的色温.简单来说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然而蜡烛的颜色着基于焰色反映和上面说的蜡的充分燃烧.

    焰色反映则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但由于金属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就不相同,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我解释的比较笼统,想弄明白还是去相关学科的网站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