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大学基础物理》论文,大一的

1个回答

  • 大学物理力学学习遇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力学是(师范类)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的

    第一学期开设,有些学生在开学的两、三个周以后会对物理学习感到

    失落和焦虑.如果能在这一时期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将对今后

    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有深远、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

    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1.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1.1学生习惯于对教师过多的依赖,在新环境中不能完成教学要

    “教师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引路者”,中学和大学对此应有不同

    的理解.在中学阶段,学生是跟随老师,习惯于走在老师的后面,并且

    老师还常常要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较高;在大学,老师要使学生走得更远,更多地是要指出学习重点和学

    习方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内容的消化吸收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

    来完成,不能再完全依靠老师.在中学每节课只讲一个概念或规律,或

    者要用几个学时来使学生掌握某一个概念、规律,而大学物理每一学

    时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量远远大于中学物理课堂,对此学生感到很不

    适应.

    例如:位矢、位移、运动方程[1]-[2]这几个概念是力学的最初几个基

    本概念,用于描述质点的空间位置及位置变化.概念的引入、定义和意

    义、及其矢量表达式教师在课堂上会讲清,但由于大学的课堂知识密

    度大,所以这些内容的消化、理解和熟练应用要学生学会自觉地去完

    成.如果学生未能改变中学时期的应试状态,把这些概念的数学表达

    式当作公式来记忆,即使花大力气背得了公式,也应用不好,会感到教

    学内容和实际应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1.2学习内容难度大,进度快

    力学知识在初中、高中都学过,进入大学再接着学,但每一阶段的

    复杂程度、抽象程度、知识体系严密程度是呈现出显著的递进.由于大

    学物理相对高中物理内容更复杂,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刚

    接触力学的学生会明显地感到来自于学习内容的困难;大学课堂上知

    识信息量密集,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知识点都作细细致的处理,并且从

    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出发也不能把所有的点完全讲尽而不留回味

    的余地,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将所有内容当堂消化,这与中学有较大差

    别而感到教学进度快.

    1.3利用高等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不适应

    中学物理所遇到的多是一维的、常量的物理问题,所以在中学阶

    段解决物理问题的数学工具主要是初等数学,但在大学阶段,要在更

    普遍的范围认识物理本质就必须用到高等数学,在大学物理最初阶段

    表现突出的矛盾是关于矢量和微积分在力学中的应用.

    力学与高等数学是大学物理教育专业在第一学期同时开设的课

    程,力学学习需要的数学知识超前于数学教学进度,所以在第一学期

    出现了数学与力学学习脱节的现象,单纯的数学知识欠缺可以在力学

    教学进行的同时根据所需穿插数学知识,也可在力学教学开始之间抽

    出几个学时提前学习所需数学知识克服此困难,但利用高等数这一工

    具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却不一定与数学知识的简单弥补同步.

    例如:常出现的问题是在写出一表达式时,左边是矢量,右边又是标

    量,或在一个等式中,有些量是矢量,有些量是标量,感到矢量的概念

    和运算规则知道了,但用起来偏又出错;微积分的相关知识已经介绍

    过了但仍不能处理变量的问题

    1.4从“题海战术”到“精与深的练习”的不适应

    中学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对某一概念、规律掌握的目的,有

    老师的细致讲解反复练习,或老师边讲学生边练,对习题细节之处都

    有周到的辅导,对习题追求数量与熟练.

    大学里老师布置的习题量远少于中学,教师极少有时间在课堂上

    讲解习题,更不可能让老师来讲解习题的运算细节,更重视通过少量

    精选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

    另外,因为力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各阶段螺旋式上升,所以在大学

    会有中学物理内容复现的情况,但这不是对中学物理知识的重复和回

    归,而是更深层次和更全面的重新学习.当大学物理中出现中学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