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翻译不是论学是论德

1个回答

  • 第一则: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做一个君子,要老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1、重点词的理

    色思温:色,脸色 貌思恭:貌,神情态度 事思敬:事,做事 忿思难:难,后患,后果 见得思义:得,所得

    2、内容: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

    第二则: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富和贵,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若不是按正道所取得,这样的富贵是不应该要的.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假如不是按正道来摆脱贫贱,那宁可不摆脱它.

    1、重点词的理

    不以其道得之:以,凭借;道,正当的方法手段.不处也:享有 不去也:摆脱(贫困)

    2、内容: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

    第三则: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重点词的理

    二者不可得兼:得,能够;兼,同时占有

    2、内容: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

    第四则: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译文: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1、重点词语理

    恻隐:同情 羞恶:羞耻,厌恶

    2、内容: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

    第五则:

    原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译文: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要是真的做到真诚,就没有什么别的事需要做了;只有用仁作守卫,用义作行动.

    1、重点词语理

    养心:陶冶思想性情.

    莫:没有什么

    善于诚:比……更重要 诚心诚意

    唯仁之为守:之,提宾标志,不译 为,无意 唯,只要 守,恪守 行,奉行

    2、内容: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是诚心诚意.

    第六则:

    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译文:志向不坚定的原因是智慧没有达到,言而无信的人做事不会有结果.

    1、重点词语理

    果:名词作动词,有成果

    2、内容:谈意志与才智,诚心与成功的关系.

    第七则: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这个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停止,这个历程不是很遥远吗?

    1、重点词语理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志士 弘毅,宽广,坚毅

    仁以为己任:以,把 为,作为 此句可倒装为:以仁为己任

    2、内容:谈士应具有的思想品德.

    第八则: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水滴石穿的攻坚能力,其它事物均无法比拟,这是因为有执着不变的毅力.运用柔软的策略可胜过强硬的方式,天下人无不明白这一道理,但就是不会用于实践中.

    1、重点词语理

    莫之能胜:之,代词,代水.否定句中前置 莫能胜之

    以其无以易之:以1,因为 以2,来,连词 易,代替 之,代词,代水

    2、内容:论述以柔克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