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首( )的诗 夏天是一首( )的诗 秋天是一首( )的诗 冬天是一首( )

1个回答

  • 一、春季: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点评:作者观察细致,比喻新颖,想象别致,语言浅近流畅,字里行间溢出浓郁的春意.

    二、夏季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

    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释】: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三、秋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

    [赏析] 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这最后两句尤为优美.所以黄生《唐诗摘钞》说“诗中有画”,是一幅《秋山旅行图》.诗中“坐”字作因为解,并非坐下之意.“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人赞为“真名句”,因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枫林秋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天 净 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小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 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四、冬季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舟雪.

    〖译文〗

    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

    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

    一条孤单的小船上,

    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

    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如果有帮到您 请给予好评 如 谢谢拉#^_^#祝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