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提高英语改错的解题能力

1个回答

  • 近几年的短文改错试题中与高中阶段有关的语法知识的比例有了较明显的上升。这一走势表明试题正在稳中有升地向较高要求发展,因此关注这一动态,留神这一走势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已知道,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不定式和主谓一致的考查已先后出现在改错试题中。如: 2000 年 caught a sight of (划掉 a ); 2001 年 live under a same roof ( a 改成 the ); 2003 年keep my diary ( my 改成 a )。所以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充分考虑高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在短文改错试题中的体现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短文改错题对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系数较大,从每年该题的得分情况看,大多数考生做该题都有难度。那么,我们作为网校辅导老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做短文改错难的困境呢?我认为,以下两点是我们应该首先做到的:一.熟读课文,形成良好语感  教材是命题的依据,试题是紧扣教材范围以内的词汇、句型与语法的。分析近年来的试题覆盖面,不难发现试题所涉及的语法范畴及对习语、句型的考查,都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课本的范围之内。所以吃透教材,熟读课文,形成良好的语感对提高判断与校正能力大有帮助。在解读试题的过程中,往往凭着良好的语感,你会对某行中的某处感到别扭,不顺口,这时也许你还不一定能用语法术语说出其所以然,但直观的语感会让你觉得必须改动其中某一个词,或添加一个词,或删去一个词,这样读起来才顺口。这就是良好的语感帮助你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此外,这些年短文改错中涉及的相关习语在教材中的复现率是很高的。因此,如果你把课文读得朗朗上口,到要用时你就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使问题得到解决。二.科学的答题技巧是把握短文改错的重要环节。

    1.改前通读  在着手进行纠错前,要通读短文,了解短文大意,凭借语感找出那些明显的错误。

    2.改中细读

    在纠错时要仔细地读懂每个句子。因为只有站在完整的句子的角度,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由于不少句子不是只占一行,所以只有读完整个句子,通过分析,才能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3.改后复读

    在细读改错时,有时会碰到一时找不准错在何处这种情况,这时可把这一改项暂时搁置起来,先往下改。等到改完了全文,再进行复读时,上下文的一致,前后信息的呼应以及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于是难题迎刃而解。此外,在改后复读时,往往会发现那些在通读与细读中不曾发现的问题和作出的误改。复读有助于纠正失误,减少差错。

    了解了以上内容,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明确短文改错题的出题宗旨了,以做到知己知彼。短文改错是测试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的能力。取材通常是类似学生的作品,以叙述文为主,内容相对完整,一般是100词左右的短文,每行平均10个词左右,每行设一个小题。该项考查内容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内,主要包括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并兼顾语篇。近几年的短文改错题设置的错误一般为,多词(2题)、少词(12题)、错词(56题),为了考查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还设置了一题,该行无错。

    三、下面以近三年的部分高考短文改错题为例,谈谈多词、少词和错词对语篇正确性的影响。

    1. 多词:多词往往影响了词组的固定搭配。

    2. 少词:少词往往破坏了句子的结构。

    3. 错词:错词往往引起句法、词法和语篇含义的错误。这类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名词单复数的一致

    (2)动词的时态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

    (3)连词的误用

    在我的实践辅导中,我已充分认识到,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学习从理论升华到理解运用,尤其是对于高一学员,一般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所以,对于前来咨询的高一新生,我往往以理论为先行,结合实际运用,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对以上内容地学习,引导他们自己意识到,短文改错的考点可分两大类型: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语法错误包括词法的错误和句法错误,其中,词法错误包括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非谓语动词、词义重叠等;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一致、事态语态一致、特殊句型、单句的完整、复合句、倒装句、称代一致、名词和代词的数一致、从属连词、并列连词、各种疑问句等;逻辑错误包括句子的肯定和句子的否定。下面我们就以具体实例来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