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个回答

  • 小题1:因为沈从文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在他死后四年终于魂归凤凰,叶落归根,所以作者称他安葬着的听涛山为“归根山”;(2分)沱江水让沈从文一生魂牵梦萦,不能忘怀,而今沈先生倦游归来,依山傍水,夙愿终于了结,灵魂可以安息。(“忘情”有告慰安息之意。)(2分)

    小题1:本文以“涛声”意象为明线,勾勒出沈从文从出生在“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到成年,从走出湘西到“倦游归来”“安葬在听涛山”“枕着涛声”安息的人生历程。(2分)又以沈从文寄情山水、魂系故乡的深情为暗线,表达了这位湘西游子的赤子之心,以及人们对这位大师的文学成就、高尚人格的由衷赞美。(2分)

    小题1: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氛围,为写沈从文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死后归葬听涛山作铺垫。(2分)结尾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听涛山的宁静祥和,委婉地表达了对沈从文高尚人格的赞美(或答:委婉地表达了对逝者安息的祝愿)。(2分)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相照应,使结构更完整;紧扣文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小题1:①幼年的沈从文在沱江的涛声中成长,习读自然与人事两本大书。②离开凤凰的沈从文思念故乡,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他的梦里。③沈从文归葬听涛山后,终于可以日夜静静倾听沱江的涛声。④瞻仰沈从文的墓地,感悟他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小题1:此题可抓住文章的主旨做答。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