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和鼠、蛇等6种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产者植物是第一个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动物是第二个营养级,吃初级消费者的动物是第三个营养级,…;

    (2)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昆虫→鸟→猫头鹰;草→鸟→猫头鹰,共5条食物链.

    (2)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位于不同的食物链中,且营养级别不同.如: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猫头鹰”中鸟是第三营养级,而在食物“:草→鸟→猫头鹰”中鸟是第二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中蛇是第四营养级,而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中蛇是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五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鸟→猫头鹰中猫头鹰”是第三营养级.因此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有鸟、蛇、猫头鹰.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在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最长的那条食物链,即: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草,草位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因此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草.

    (5)蛇和猫头鹰之间,猫头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同时蛇和猫头鹰都吃鼠,相互争夺食物,又属于竞争关系.因此,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6)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根本的联系是食物联系.

    (7)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或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着其他食物链传递至猫头鹰所在的营养级).

    (8)鼠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因此,鼠和草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区别是鼠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故答案为:(1)5

    (2)鸟、蛇、猫头鹰

    (3)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4)草

    (5)捕食和竞争

    (6)食物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或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能量可沿着其他食物链传递至猫头鹰所在的营养级)

    (8)鼠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