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3)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4)原子序数为6、8、12号元素分别是碳元素、氧元素、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5)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等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1)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其元素符号为Si.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4.

    (3)

    ,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该粒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形成的,故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4)原子序数为6、8、12号元素分别是碳元素、氧元素、镁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O3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等.

    故答案为:(1)门捷列夫;(2)Si;14;(3)氯;7;(4)MgCO3;(5)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