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丰市二模)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材料.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以及金属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分析回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

    (3)根据炼铁的原理及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分析回答;

    (4)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判断和探究反应后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5)根据金属的导电性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回答.

    (1)把金、银、锡、铜、铁五种金属中的铜的位置向左移一位,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活动性顺序.某金属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该金属是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水接触,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常镀一层铬,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水和空气,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3)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温

    .

    2Fe+3CO2;煤气中毒是因为CO与血液中 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4)取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生成对应的氧化铜和氧化锌,再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后,生成对应的硫酸铜和硫酸锌;“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我们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靠前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得知铁能把铜置换出来,而不能把锌置换出来,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滤液中一定有反应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未参加反应的硫酸锌溶液,

    (4)家用空调常用铜线圈,这是利用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般遵循:三取中的原则,即取中间金属的单质和两端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所以,要验证镁、铝、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铝丝、硫酸铜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溶液是硫酸镁溶液.

    故答为:(1)铜,Fe+H2SO4═FeSO4+H2↑;(2)隔绝水和空气,隔绝空气;(3)Fe2O3+3CO

    高温

    .

    2Fe+3CO2;血红蛋白;(4)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5)导电,硫酸镁.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运用,明确金属和酸及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取中间金属的单质或两端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