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连云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30℃时a的溶解度;

    (2)利用溶解度曲线,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判断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3)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利用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选项进行判断.

    (1)由a的溶解度曲线,可查得30℃时a的溶解度为40g;

    (2)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0~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3)由于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时a的溶解度增大而b的溶解度减小,因此固体a继续溶解而溶液b会析出固体;则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b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故A正确;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B不正确;溶剂不蒸发且析出的固体不含水,溶剂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试管底部a固体的质量小于b固体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AD;

    故答案为:(1)40;(2)0~20℃;(3)AD.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