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利用它们制成的元件在生活中也各有各的用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当发热功率与散热温度相等时,物体温度处于恒定,则由图可知其稳定温度;由图可知当温度高于稳定温度时发热功率与散热功率间的关系;由功率公式P=U2R可知电阻的变化;(2)由图2可知,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则可知当温度越低时,电流中电流越大;由电流表示数可知电路中电流值,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的总电阻,则可知此时R的阻值;由图2利用比例关系可知所对应的温度.

    (1)由图可知,当温度为70℃时,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相等,即此时物体的温度不再变化;

    当温度高于稳定温度时,由图可知散热功率大于发热功率;

    由P=

    U2

    R可得,此时功率减小,而电压不变,故说明电阻在增大.

    (2)由图2可知,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

    I=[U/R],故当电流大时,电阻值要小,即此时温度要低,

    故对应的温度刻度要小;

    由图4可知电流I=5mA=0.005A时,

    则由欧姆定律可得:

    总电阻R=[U/I]=[3V/0.005A]=600Ω,

    金属电阻阻值R=R-R′=600Ω-450Ω=150Ω,

    故对应的温度

    t=(150Ω-100Ω)×[80℃/180Ω−100Ω]=50℃.

    即指针处对应的温度为50℃.

    故答案为:(1)70,<,增大;(2)小,指针处对应的温度为50℃.

    点评:

    本题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半导体的特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串联;电功率.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图象法为物理中常用方法,应学会熟练应用.在应用中重点掌握:(1)图象中坐标的含义;(2)图象的变化;(3)截矩的意义;(4)斜率的意义.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