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题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你对泰罗制的看法2.简述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并就其中2至3条论述对我国

1个回答

  •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对泰罗制的看法:

    泰罗制是经历过历史考验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克服人类惰性、提高效率等方面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泰罗制也存在着忽略自主发挥人性的弊端,即人虽有惰性也有着不可估量的自主能动性,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则完全把人的这种动能扼杀在摇篮里,使人完全成为流水作业的工具.

    2、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如下:

    1、劳动分工原则,即应该通过分工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权力与责任原则,要贯彻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就应该有有效地奖励和惩罚制度.

    3、纪律原则,即企业与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和人们对这个协定的态度及其对协定遵守的情况

    4、统一指挥原则,一个下级人员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5、统一领导原则,即对于力求达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7、人员的报酬原则

    8、集中的原则,这指的是组织的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9、等级制度原则,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到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形成一个等级制度.

    10、秩序原则,包括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

    11、公平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职工的劳动表现进行“善意”的评价.

    12、人员的稳定原则,一个人要适应他的新职位,并做到能很好地完成他的工作,这需要时间.这就是“人员的稳定原则”.

    13、首创精神,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是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

    14、团队精神,管理者需要确保并提高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士气,培养个人和集体积极的工作态度而加强组织的团结.

    下面以集中原则和秩序原则简单论述法约尔管理原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启示:

    1、集中的原则

    集中原则指的是组织的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也是法约尔非常重视的组织问题.法约尔认为,集中或分散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尺度问题,问题在于找到适合于该企业的最适度.在小型企业,可以由上级领导者直接把命令传到下层人员,所以权力就相对比较集中;而在大型企业里,在高层领导者与基层人员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环节,因此,权力就比较分散.按照法约尔的观点,影响一个企业是集中还是分散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领导者的权力;另一个是领导者对发挥下级人员的积极性态度.“如果领导人的才能、精力、智慧、经验、理解速度……允许他扩大活动范围,他则可以大大加强集中,把其助手作用降低为普通执行人的作用.相反,如果他愿意一方面保留全面领导的特权,一方面更多地采用协作者的经验、意见和建议,那么可以实行广泛的权力分散.……所有提高部下作用的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散,降低这种作用的重要性的做法则是集中”.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建设有着重大的参考作用,我国的国企组中机构庞杂但却能够把权力集中化,生动的诠释了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和二者之间尺度的问题.

    2、秩序原则

    法约尔所指的秩序原则包括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的社会秩序原则.对于物品的秩序原则,他认为,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最适合它存放的地方,坚持物品的秩序原则就是要使每一件物品都在它应该放的地方.贯彻物品的秩序原则就是要使每件物品都在它应该放的位置上.对于人的社会秩序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贯彻社会秩序原则就是要确定最适合每个人的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然后使每个人都在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的岗位上工作.为了能贯彻社会的秩序原则,法约尔认为首先要对企业的社会需要与资源有确切的了解,并保持两者之间经常的平衡;同时,要注意消除任人唯亲、偏爱徇私、野心奢望和无知等弊病.这就是为何国企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任用是采用德才兼备的原则的.

    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梅奥提出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生产效率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三个主要观点.其历史意义在于重视人的观点,将社会学学和心理学引入现代管理的研究领域,重视“非重视组织”并主要实践用于企业的员工福利上.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倡人本管理,得出了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对于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是古典理论向现代管理理论过度.

    4、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人的行为有特殊的影响力.它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其积极作用表现为:

    (1) 沟通作用.正式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常常是有限的,且容易受其权力结构的影响,经非正式组织实现的沟通可以成为正式组织沟通的补充.

    (2) 舆论作用.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其内部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且有赖于通过舆论来加强约束力.非正式组织可以通过舆论的作用来影响其内部成员,协助正式组织实现目标.

    (3) 稳定作用.非正式组织是靠情感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它能够起到稳定内部成员的情绪,建立良好的组织气氛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通常表现在:

    (1)影响工作的效率.如果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同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冲突,它就会成为影响正式组织目标实现的障碍,它能够降低其内部成员对正式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传播流言.非正式组织内部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很容易传播小道消息与流言.

    (3)控制内部成员行为.这种控制作用使非正式组织内部成员往往为了使自己的成员 顺应非正式组织的标准,不得不采取一种从众行为,这很容易挫伤个人的积极性.

    非正式组织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消极作用是难以禁止和取消的.由于非正式组织具有许多有利于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就应该充分认识、利用非正式组织,以达到培养集体意识的目的.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1)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认识到非正式组织是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让员工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场所.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及其影响力,以使其对组织目标的实施起积极作用.

    (2)加强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沟通.矛盾的产生,大都是由于缺乏沟通引起的,有效的沟通,可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3)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用.非正式组织中的关键人物,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志趣,他们往往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个人魅力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那些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应承认和肯定他们在组织中的作用,经常与他们联系,使其对组织产生信任,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核心人物在正式组织中的目标完成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带动非正式组织成员更好地为正式组织的目标服务.

    (4)注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采取行动时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发生分歧时,要适当考虑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利益.

    (5)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