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指的是?那为什么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

4个回答

  •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这种稳态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进行的.

    分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以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为例)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当系统受到外界的扰动,某种动物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绝迹,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还可弥补,因为营养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就强.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如发生森林大火,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要恢复到火灾前的状态,就相当困难,所需的时间亦长,即恢复力稳定性弱.

    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简单,某种动物数量减少或绝迹,可能造成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阻,因营养结构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弱.当草原生态系统遭遇火灾,受到破坏,短时间即可恢复到火灾前的状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即恢复力稳定性强.

    组成成分多了,如果其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其他生物还可以通过别的食物链传递能量和物质,从而使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继续下去,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恢复力稳定性可以认为是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后恢复的能力,物种越多越不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物种少,食物链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毕竟好恢复.

    其实这些书上都有 ,多看看书 自己看明白的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