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溶解度的判断方法;(2)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3)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4)根据点在曲线上的位置考虑;(5)根据曲线的陡峭程度考虑;(6)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7)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考虑;(8)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考虑;;(9)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10)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

    (1)从10℃向上作垂线与B物质曲线的交点,再向纵坐标作垂线,即可看出是60g;

    (2)从30℃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30℃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

    (3)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M点的意义是在50℃温度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80g;

    (4)在曲线上的点或曲线上面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面的点都是不饱和状态,所以Q点在40℃时是B的不饱和状态,是C的饱和状态;

    (5)曲线最陡的是A曲线,最平滑的是C曲线;所以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物质是A,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物质是C;

    (6)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提纯的是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

    (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在20℃大于10g所以都为易溶物质;

    (8)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可以用加入溶质和蒸发溶剂,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实现;

    (9)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该公式计算:[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取决于溶解度的大小,在20℃AC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也相等,所以降温到20℃即可;

    (10)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用蒸发溶剂.

    故答案为:

    (1)60g;(2)B>A>C;(3)50℃时,AB的溶解度相等,均为80g;(4)不饱和;饱和;(5)A;C;(6)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7)易;(8)加B降温;蒸发水;(9)降温至20℃;(10)蒸发溶剂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考点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