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的常见化合物性质,提出了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协助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个回答

  • 实验结论(1)黑色CuO变为红色物质说明生成物为Cu,无水CuSO 4变蓝色说明生成水,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应为氮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3CuO

    .

    N 2+3Cu+3H 2O,

    故答案为:2NH 3+3CuO

    .

    N 2+3Cu+3H 2O;

    (2)由加入Na的质量看出,当加入0.05gNa时,反应最为缓和,也最安全,故答案为:0.05;

    问题讨论:(1)Cu 2O也为红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但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可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 2SO 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 2O,反之,则没有,

    故答案为:是;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 2SO 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 2O,反之,则没有;

    (2)可用以下几种猜想和检验方案:

    猜想1:硫酸铜溶液浓度大,生成氢氧化铜絮状沉淀多,阻止了钠块的游动,使得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生成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后,立即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

    猜想2:硫酸铜溶液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放出热量来不及扩散,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取两份体积相同浓度均为1%的硫酸铜溶液,其中一份滴加几滴稀硫酸,然后各加入0.1g钠块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猜想3:溶液浓度越大,使得钠块越难移动,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

    检验方案: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再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浓度大,生成氢氧化铜絮状沉淀多,阻止了钠块的游动,使得热量积聚,从而引发爆炸;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生成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后,立即加入0.1g钠块实验,观察现象(或其它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