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差不多先生传》1、第二段连用两个“一定”,作用?2、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文中记叙了差

1个回答

  • 1.说明这种人存在的广泛性。

    2.记叙这种人的特点。

    3.买错糖、记错省和帐、坐火车迟到、请错医生。

    4.不认真做事,还自己找借口。

    5.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这些事都非常生活化,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这就更有助于人们理解我们中国人处事马虎、不肯认真的“差不多”的精神,不得不使人猛然警醒,让读者的心灵于朴朴素素的文字中受到强烈的震撼。所以,我们可不能凡事都“差不多”就行,而要认真哟!